课程体系层次 | | |
预备实验 (每个项目2~4学时) | 由电磁学基本仪器应用、电桥原理与应用、液体比热容测定、牛顿环干涉等8~10个可在中学物理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实验项目组成。 | 引导新生的学习模式由中学传统模式向大学的自主学习模式转变。 |
基础实验 (每个项目4学时) | 由6-8个必做项目和16-20个开放选做项目组成,内容涵盖力、热、电、光、近代物理,并包含适量的综合性、设计性内容。实验按基本内容,选做内容和小课题分层次编排。 | 保证基本素质训练,建立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,为后续的工程实践夯实基础。 |
课题实验 (每个项目4-8学时) | 由若干个融综合性、设计性、应用性为一体的开放课题为基础,加之学生自由申请立题的项目构成。 | 激发创新欲望,进一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。 |
现代工程应用专题实验 (每个项目6-16学时) | 由光谱及应用技术、磁共振技术、光信息技术等6个物理学在相关应用科学中起基础作用的研究性项目组成。 |
研究性 演示实验 | 研究性演示实验由几十个内容涵盖力、热、电、光、近代物理的定性半定量的实验项目组成。 | 激励观察、分析和发现问题,巩固物理理论基础。 |
课外科研 创新训练 | 依托物理系与工程应用学科的专业和学科实验室,对优秀本科生开放的课外科研创新训练,训练包括课题研究、论文撰写、作品研制等方面。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课题、自主研究与探索、本研结合、跨年级跨学科组队。 | 在实际的科研实验环境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。 |